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砥砺奋进新时代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19/10/1 9:03:20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  进入新时代,普洱市委、市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弘扬“包容开放 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加快建设绿色普洱、通畅普洱、文化普洱、品牌普洱、效率普洱和法治普洱,打响“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率先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各项事业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正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普洱篇章。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民族大团结  (通讯员 陈发坤 摄)

● 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深入开展“七进”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 创新发展“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

将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各民族杂居村寨的“宾弄赛嗨”活动创新发展成为族际交流、群众交往和互帮互助、和谐发展的民族团结工作机制,并推广运用到脱贫攻坚中,升华为“县际互帮、东西互助、城乡互联、干群互系、村组互包”的新型“宾弄赛嗨”模式。

● 实施民族文化“珍珠链”工程

深入实施民族文化“珍珠链”工程,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原生态歌舞《佤部落》代表云南进入国家最高的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登录中央电视台,并在22个国家播出;形成了“一县一品”“一村一品”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 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称号

2018年12月29日,普洱市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荣誉称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民生账本”越来越厚 “百姓红利”越来越多   (梁荔 摄)

●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9个贫困县中有5个实现脱贫摘帽,41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1.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17%下降到8.12%。

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推广“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党支部+科技”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探索出宁洱“311”、镇沅“5+1”入股量化补助、孟连“334”模式发展牛油果产业、景东劳务合作社等一批产业就业扶贫典型经验,全市农业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户达96.3%。

● 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抓好户户清、县级项目库建设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加快安置点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后续产业配套、就业安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统筹解决脱贫和发展问题,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能发展。

● 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全面整合力量。2018年,组建761支驻村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761名、2869名工作队员驻村扶贫,4.66万名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挂钩结对。

深化东西扶贫。加强与片区牵头单位、中央定点扶贫单位、上海市的对接工作,加大资金支持、干部交流、劳务对接、产业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激发内生动力。西盟佤族自治县在脱贫攻坚中探索成立“村民小组脱贫工作委员会”,以合作社或党员的“大手”拉贫困户的“小手”,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脱贫工作队;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创新建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促使“昔日懒汉”变成“今日能人”。

 

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 扎实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普洱市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4大绿色产业基地、8大试验示范工程和10个先行、10个试验、10个示范“三个十”等项目扎实推进。

● 用制度把“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

2018年10月18日,普洱在全国率先发布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成果。数据显示:2017年,普洱绿色GDP达到588.29亿元,占比达到94%;当前,普洱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5058.72亿元,是传统GDP的8.9倍。

● 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深入实施“八大试验示范工程”,绿色GDP占比达94%以上,成为中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研究示范基地。2018年10月14日,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等3项指标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430亿元,居全省第一。

成功创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标杆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殊荣。

 

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

●口岸建设加速发展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区位优势,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2018年,特色产品出口突破2亿美元,出口总量和增幅创五年新高。

●以节会友以节招商

与4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与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中国普洱茶节、中老越三国边交会及经贸洽谈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影响力日益扩大,招商引资“洼地效应”凸显。2018年,全市共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816项,合同(协议)总投资达2836.77亿元。

 

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普洱成为“一市两场”城市  (资料图)

● 五网建设全面推进

航空网——跃居“一市两场”城市

2017年5月,澜沧景迈机场建成通航,普洱成为云南第四个“一市两场”的州市,开通了昆明、成都、大理、重庆、澜沧等航线。

铁路网——迈向零的突破

玉磨铁路(普洱段)开工建设,玉磨铁路普洱站动工兴建,预计“十三五”末建成通车。临沧至宁洱铁路前期工作启动。

公路网——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总投资均居全省第一

路网建设进入高速时代,普洱中心城区到各县城2.5小时交通时空圈逐步形成。“十三五”期间,普洱市有8条高速公路挤进国家和省规划盘子,在建和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能源网——“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枢纽

建成129座水电站、2座风电站、1座光伏电站,电力装机规模累计达918.5万千瓦,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枢纽和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互联网——成为普洱的新“茶马古道”

建成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和“京东普洱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宁洱馆”等一批交易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两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中国普洱云”项目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旅游、数字茶山、数字城管和数字边境等在普洱风生水起,“互联网+”成为普洱融入全国、走向世界的新“茶马古道”。

 

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 普洱的“普洱茶之最”

茶园面积最大的城市。2018年,全市茶叶面积165万亩,毛茶产量11.65万吨,综合产值255亿元,面积、产值均位居云南省首位。

最先推行普洱茶质量追溯体系的城市。2017年2月7日,普洱率先向全国推出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的“四有四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最多的城市,稳居全省第一。

有机茶认证企业和认证证书数量最多的城市,均居全国第一。

交易检测最权威的城市。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成,成为全国、全省普洱茶检测中心和咖啡交易中心。

● 打造中国咖啡之都

按照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和产业集群化的要求,做大做强做精咖啡产业,将普洱建成世界优质咖啡原料基地、全国最大咖啡精加工基地和物流贸易中心。2018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79.5万亩,咖啡综合产值达24亿元,普洱正在成为全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中国咖啡之都”。

● 旅游业发展迅猛

以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边地文化、生态体验、健康养生和康体运动等为主题,建设集文化旅游和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形成了“一心二轴三区两点”旅游空间布局。201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487.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4亿元,是2000年1.6亿元的221倍。

● 大健康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努力构建“药、医、游、食、养、管”六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推动大健康与大开放、大旅游、大文化、大扶贫融合发展,成功引进华侨城、天士力、东软、汇源果汁、安缦酒店、康恩贝等一大批战略合作项目,与华为达成搭建“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平台合作协议,引进大连东软、上海九泽等知名企业建设康养项目。云南高山生物、龙生茶业、大唐汉方制药、淞茂药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大健康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迈向“全面小康”

● 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秉承教育优先理念,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全市教育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艺组织不断健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增强,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各项文体活动蓬勃开展。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2.46亿元。

● 卫生保障全面覆盖

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的4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院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改革开放谱新篇 下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