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族 > 民族美食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2/3/7 11:16:52  点击数:

本网讯   汪曾祺老先生是出了名的美食家,既爱吃美食又擅长烹饪,他还把与“吃”有关的文章集成册,其中一本就是《四方食事》。

汪老见识广博,涉猎广泛,常能从食物里悟出更深层次的东西。记得有一篇文章写“咸菜和文化”,他如数家珍地说到了中国各地的咸菜,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曲靖的韭菜花、四川的榨菜、延边的腌蕨菜、福建的黄萝卜……读至此处,读者如我,恐怕都要忍不住想吃了。经汪老这么一写,咸菜不仅好吃,也变得生动了。

可是汪老意不止于此,他继续研究起了咸菜的起源,甚至举出了《说文解字》里的“酢”菜,从字形上考证出“酢菜”不是咸菜。接着他又回忆了家乡尼姑庵的腌咸菜,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如果仅仅停留在“吃”的境界,那就不是写出《受戒》《大淖记事》《晚翠文谈》这些经典作品的汪曾祺了。

汪老的文字让人爱不释手,大概也就是因为他每一个字都有味道,油盐酱醋的味道。

汪老自己也承认,“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这太对我胃口了。每逢休息,也会起个大早,跑到城郊的菜市场,去逛一大圈回来。超市固然也热闹,但就是没那个味。

这食事,汪老不仅写得出神入化,实际操作,据说也是数一数二。

尽管他自谦说“不会做什么菜”,只是因为“有过几位台湾朋友在我家吃过我做的菜,大事宣传而造成的”,但也不得不承认:“不知道为什么竟会弄得名闻海峡两岸。”

老先生忘了,他自己曾说过一句话:活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他以这种“钟情”对食物和朋友,倾心相待,怎么不会让人家吃得赞不绝口呢?

台湾女作家陈怡真来访,汪老看准了台湾没有小红水萝卜,特地做了一道红烧杨花萝卜让客人尝鲜,好吃到让陈怡真掉泪。

美籍作家聂华苓来华,点名要吃汪老做的菜。汪老做了一道常见的大煮干丝给聂华苓吃,不过在里面加入了自己的小心思:“使用干贝调的汤。”结果是“华苓吃得淋漓尽致,最后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都喝了。”

有一位国际友人到汪老家做客,吃后禁不住在人前夸奖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宴席,有人好奇一打听,其实不过是盐水煮毛豆、清炒豆芽菜和水饺这三样普通的东西。

现在鲜有人在家里烧饭待客了,大家都怕麻烦。结果,大家才在酒楼里杯盏交错,把酒言欢,一下楼,就各奔东西,背影多少透着些落寞和凄凉。

这“汪氏家宴”能让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一张文化名片,大概是因为这情中有菜,菜中有情吧?

早些年,汪老的文字很火,坊间甚至有“男看汪曾祺,女读张爱玲”之说。人们喜欢,大概是因为他为文亲切,贴近生活,不隔。

他的文字,跟他笔下的食物一样,都是极家常本味的东西。至于山珍海味,吃一口,挺美味的,吃多了,也腻,还是本味的好。我们的神经与味蕾,最终依恋的,还是这种本源之味。我们赖以休养生息的,也不过一日三餐,粗茶淡饭。(马洁)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探寻普洱味道 下一篇: 普洱“舌尖”上的美味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