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吃穿不再愁日子有奔头——普洱市开展脱贫攻坚解决“两不愁”问题工作纪实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张国营  时间:2020/12/10 10:43:05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国营)曾经的普洱,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10个县(区)中有9个贫困县,其中有2个是深度贫困县,有60万贫困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8.6%,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0.4%,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10个县(区)中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4个世居民族中有5个“直过民族”,是典型的“直过民族”地区;10个县(区)中有4个边境县,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突出。有很大一部分群众,长期以来吃穿都成为问题,通过脱贫攻坚,才让他们解决了缺衣少食的难题,真正做到了吃穿不用愁,日子也有了奔头。农民人均收入翻番了,收入来源更多了,增收渠道更宽了,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贫困人口比例从2015年的3.69%上升到2019年的95.34%。

“吃”上科技产品

拥有小康菜谱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现在已经是科技扶贫的“明星村”,一条条宽阔的石板路,一间间具有民族特色的住房,一片片整齐的小菜园……许多人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寨都会流连忘返。在60多岁的村民李小七的记忆中,10多年前的蒿枝坝还不美丽,大部分人家居住着茅草房、杈杈房里,人畜混居、居住分散,村容村貌脏、乱、差,村内道路不畅。这里还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峦起伏,洞穴众多,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

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2012年,澜沧县委、县政府将蒿枝坝确定为特困民族跨越发展生态移民新农村示范点,组织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全饮用水、安居房、农田水利等项目。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帮扶澜沧县,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决定在澜沧县进行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项目示范点建设,闯荡京城大名鼎鼎的“院士洋芋”因此而生。

李小七说,以前吃饱肚子都难,吃到的洋芋都是马马虎虎种植出来的,味道不好,营养不足。现在,家门口就有了“院士洋芋”,不光能自己吃,还能变成产业,卖给更多的人吃,赚到更多的钱。

“我家今年一共种植了3亩洋芋,一亩地差不多有3吨的收成,按今天一公斤3元的收购价格来算,我种植一亩地的洋芋就可以卖得将近10000元。”勐朗镇勐滨村那养村民小组村民咪叶焕一大早就赶到收购点,她告诉记者,“过去种植玉米,2亩地才有6000元的收入,还要自己联系车拉到集镇卖。现在学着种植洋芋,单产高、收入好,收购商还来家门口旁边买,我们只需好好学技术,一心一意抓生产,洋芋产量大,收入自然就会高。”

就这样,在科技扶贫的推动下,群众有了自己的“小康菜谱”,也让自己的农产品进入到别人的“菜谱”中,实现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生活转变和从自己吃到大家吃的生产转变,不但解决了“不愁吃”的问题,而且更解决了“不愁富”的问题。

“穿”上好鞋子

好日子就在脚下

吴家明家住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文缅村帮阿村民小组,他的时代记忆中除了和“肚子”联系在一起,从吃不饱肚子到吃饱肚子外,就是和“脚下”紧密相连,从“穿不上鞋子”到“穿上鞋子”再到“穿上好鞋子”,从“没有路”到“有了路”再到“走上好路”,这是关于扶贫政策的独家记忆。

吴家明从有记忆的时候起,就住在“闪片房”里,他怕小一辈的人不懂,还特意解释:一棵大树劈开几片,挨个排在一起,上面搭上几根圆木头,再铺上稻草。这样的房子冬不防寒夏不防雨,屋子里只有两张用木板支撑起的床和吃饭用的小桌子。那个时候,一年到头就只有一双鞋子,鞋子破了不能穿,就得赤脚。有一次,吴家明把母亲做的新鞋子穿到小伙伴面前显摆,惹怒了一个人,被抓住脚把鞋子脱下来,直接扔到了河里。吴家明回到家里被母亲打了一顿,之后就只能赤脚上学。因此,在贫穷的记忆中,吴家明对“鞋子”有着特殊的感情,“鞋子”可以引来别人的嫉妒,还让自己挨打,可见日子之艰难。

抵御饥饿的法子不是“吃”,而是“睡觉”,大人们有句口头禅是“人是一盘磨,睡着就不饿”,肚子饿连入睡都艰难,更别说睡着了,可是没有吃的东西,也无计可施,导致许多孩子面黄肌瘦,眼泡腿肿。

等到吴家明自己当了父亲,有了四个儿女,也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土地包产到户,他家有了四亩肥田和四亩轮闲地,田地里种植了玉米、水稻、红薯、蔬菜,家里养殖了些鸡鸭鹅猪,喂养大了拿到集市卖了换零用钱,大人孩子终于不用饿肚子了,也总算有了鞋子穿。

有了鞋子,就想出远门,然而路不好,到集镇赶集非常不方便,一是没有交通工具,二是从寨子到镇上都是泥巴路,来回步行要走一天。后来有了自行车,脚下除了有鞋子,还有了脚蹬子后,出行更快,只是遇到雨天就没法骑自行车,都是泥巴路,寸步难行。

孩子长大时已经进入九十年代,实施了农网改造项目,寨子里通了电、水、路,脚下的路不再崎岖,出去赶集也方便了,有时回家晚了,也不会两眼一抹黑,起码能看到灯光,走在路上心也安稳。这时候不用担心没有鞋子,可以挑选着穿鞋子了。

吴家明说,自从村里有了扶贫干部,政策就一天比一天好,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建盖房有补助、看病能报销、年轻人还能免费学技能……吴家明的两个儿子参加了县里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免费学习砖瓦工技能、种植养殖技能,帮人盖房子,加上种烤烟、养蜜蜂,一年下来赚三四万元不成问题,家里还盖起了二层砖混小楼房,吃的方面已可以“想吃啥就吃啥”。

“小时候做梦都不知道皮鞋是什么样子,现在穿皮鞋不算啥稀奇事,也不会有人再把我的鞋子丢到河里去了。”说到这些,吴家明就笑得合不拢嘴。他的“脚下记忆”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也昭示着“好日子就在脚下”。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边境佤寨... 下一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景谷县:...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