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产业兴旺百姓富——普洱市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王博喜莉  时间:2020/7/6 15:59:08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博喜莉)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这也是一份高难度的考卷:普洱市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百年目标、全党使命”的政治站位,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其中,更是将产业扶贫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因地制宜抓产业、精准到户促增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真正构建起“县(区)有主导产业、乡(镇)有支撑产业、村(组)有产业基地、农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经营性收入达7022元。

谋篇布局

拿出“硬招”闯关夺隘

“穷”字刺眼,却是普洱市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保障贫困群众有稳定的收入。解决这个难题,就得靠产业来支撑。

非常之阶段,需要非常之谋划,更要非常之举措。近年来,市委书记卫星,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勇等市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从哀牢、无量“两山”到沿边四县,从思宁村寨到哈尼山乡,他们每月的“必修课”,就是到贫困地区调研包括产业扶贫在内的脱贫攻坚工作。

每到一地,他们就随机入户,到水田旱地,入养殖圈舍,与贫困群众促膝围坐、亲切交谈,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就致贫原因、发展瓶颈、脱贫办法等,逐条问、认真听、仔细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此外,连续召开常委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以及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包括产业扶贫在内的脱贫攻坚重大问题。

思路在调研中清晰,火花在专题研究中闪现——

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统领统揽统筹作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探索创新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全市包括产业扶贫在内的脱贫攻坚政策供给体系。市人大、市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集中代表、委员的智慧力量,为脱贫攻坚积极建言献策。

成绩也在实干中显现——

结合贫困地区资源和产业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长短结合、择优布局”的原则,普洱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普洱市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普洱市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指导政策,形成了粮油、茶叶、咖啡、蔬菜、水果、核桃、坚果、橡胶、甘蔗、蚕桑、烤烟、生物药、生猪、肉牛、家禽、渔业、蜂蜜、木本油料、冬农开发、林下经济等24个扶贫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已建立种植业扶贫产业基地934万亩、畜禽规模养殖场908个,为全市9个贫困县761个贫困村59.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2019年,全市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56657户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2个百分点。

强化措施

推出“妙招”攻坚拔寨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普洱市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构建了具有系统性、精准性、配套性的产业扶贫“方案”。

如,实行“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推广机制和领导干部挂钩、科技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2019年,全市确定市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175人,市、县两级聘用产业指导员2332人,开展产业扶贫宣传培训782期15.83万人次,通过培训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有效解决稳定脱贫、长期发展的问题。

产业扶贫如果只在生产环节上做文章,如果仅靠贫困群众单打独斗,那就摆脱不了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的“涨跌怪圈”,实现不了增产增收。普洱市通过内培外引壮大带贫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提升扶贫产业发展之“效”。同时,通过鼓励贫困群众以土地、劳动力进行入股,与企业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2019年,全市有带贫主体2410个,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156657户,主体带动率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6个百分点。

另外,为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普洱市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借力“直播带货”等新型平台,实现优势资源与国内市场精准对接,吸引了大量网上消费者和线下收购商,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如景东彝族自治县通过“直播带货”,在短短10分钟里卖出水晶豌豆3000公斤,西盟佤族自治县在直播平台2.5小时销售量达3.9万件、销售额达237.4万元。

“方案”有了,“武器弹药”如何解决?普洱市的答案是坚持真抓实干推动,“真金白银”投入促产业发展。近三年来,全市整合涉农资金110.66亿元。其中,投入产业扶贫专项资金36.55亿元,占扶贫资金投入总量的33.03%。同时,通过扶贫小额贷款等方式,积极将金融资金引入贫困地区,全市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5.1亿元。

超常规的举措,实打实的投入,使产业扶贫的很多“老大难”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如今,产业扶贫的发条越上越紧、工作越抓越实。截至2019年底,宁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西盟8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澜沧县申请摘帽并已通过贫困县退出第三方实地评估;761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累计实现58.23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9%,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放眼普洱大地,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在接续推进,一条条增收致富的新路正不断在人们的脚下伸向远方……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解困有“... 下一篇: 景谷县:产业变“优”为“特”增...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