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我的创业故事
 

奋斗者 正青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3/5/6 9:53:59  点击数:

本网讯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让我们一起走进普洱青年,聆听他们的青春故事,品味他们无愧于韶华、无愧于青春的铮铮誓言,展望他们“实干兴普·奋勇争先”的奋斗征程……

 

张浩 在海拔2251米的山顶向光生长

再回到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镇麦地完小,正是三月好时节,有松树油脂的芳香,有甘蔗拔节的清响,有蜂鸟穿林的欢畅。此时校门口那不知名的小黄花乘着东风开得尽兴,恍然间才发现我在麦地完小已经度过了五个月的时光。哀牢山、红土地、听不懂的彝语、海拔2251米的校园、从山脚到学校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对这些“麦地标签”慢慢习惯起来之后,我竟时常忘了自己是个“异乡客”。

这所山顶上的小学在风风雨雨中矗立了二十余年。校园不大,没有篮球架,没有足球网,甚至一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但却承担着麦地村以及周边村落183名孩子义务教育责任。我是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同时也负责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坐不住的板凳、算不出的小数、读不懂的题目,真正踏上讲台后,我才意识到教师这份职业的责任与压力。

五年级的孩子生性好动、思维活跃,讲解例题、组织纪律要靠嗓子一遍一遍喊。我刚拿起粉笔时,总是耐不住自己“望学生成才”的急性子,又没有掌握体察儿童心理的要领和方法。当地教师听着我每天在教室里敲教鞭的声音,拍着我的肩膀开导说,“慢慢来,别着急”。令我庆幸的是,哪怕是对孩子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再见面时他们还是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围在身边。有个小男孩知道自己做错了,偷偷传来一张道歉的小纸条,一溜烟地跑掉了。回到宿舍后,愧疚和自责瞬间涌上心头,我会彻夜想着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过于激进了,孩子们和我或许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认识彼此,打开心扉。

在假装生气和严肃后,孩子们的学习态度确实端正了不少,我们之间也产生许多无言的默契。早自习,刚上楼梯,总是先看到穿着凉鞋的“小通信兵”探头探脑,几秒钟后就会听到一声大喊“数学老师来啦”。待我走到教室门前时,班级的吵闹声果然小了一些。晚自习,取回卷子的路上,也能听到小班长主动组织纪律“不要说话啦”。时间沉淀了我的浮躁,也让我相信小孩子其实心如明镜,他们有着心照不宣的魔法。

如果说上半学期充斥着试探和磨合,那么下半学期我便坦然了许多。期末考试结束后,我萌生了家访的念头,我想沿着麦地村崎岖的山路,去看一看一张张试卷背后,这里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

一朝风尽起,春寒正料峭。彼时哀牢山顶下起了不合时节的冷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家访,反而让我体验到孩子们穿着凉鞋,翻越山间地头奔赴学校的艰辛。前往蕨蕨林小组的路并不好走,校长的面包车像喝了酒一样歪歪扭扭。“咯噔”一响,轮胎陷入土坑里。喊着“一二三”的口号,我和其他五位研支团的女老师用尽全力推车,车子果然动了,打滑的轮胎飞溅着泥巴,扬得我们全身上下都是泥土,果然“风尘仆仆”。

一路上,我看见许多学生帮着家长做着农活。有的将柴火码到小小的摩托车上,有的把爸爸砍下来的甘蔗捡拾起来,有的穿梭在茶园里摘春茶。到我们班的罗永华同学家时,他正在将一堆晾晒好的萝卜干捆扎起来,放到一架旧旧的婴幼儿平衡车上。听到我喊他,他害羞地挠挠头不敢看我,埋下头又用力系了系绳子,估计他以为我是来检查作业的。

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他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穿着棕色的小凉鞋,课上总是喜欢望向窗外。每到周日检查周末作业,罗永华的作业本常常是空着的、脏脏皱皱的。我以为他贪玩偷懒又不爱惜书本,为此我曾不止一次批评他。直到今日亲眼所见,我才发觉孩子们的辩解都是诚实的。尽管一周只有一天休息时间,他们也要早出晚归和父母一起收割庄稼,那金灿灿的粮食,是允许他们坐在教室里接受教育的保障。

还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令我印象深刻,他家在离学校开车都要二十分钟的小牛丛。看到我们来访,学生的妈妈和姐姐显得有些局促,慌忙拿来几个小板凳招呼坐下。麦地村以彝族人口居多,许多家长听着普通话更是吃力,这也成了家访工作的一大挑战。交谈中,学生的姐姐成了翻译。从任教老师那里,我了解到这个小男孩平时成绩中等偏下,心思总是不在学习上。家庭不富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家中长辈经常争吵。

如果没有这次家访,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是多么迫切地渴望用知识改变家庭的命运;我也不会深刻地理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的意义。

五个月的支教生活,我克服了对崎岖山路晕车的恐惧,孩子们也克服了对男老师的害羞和胆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双向奔赴”吧。我始终认为,小朋友们的身上有着最单纯最质朴的情感,我被他们清澈的爱包裹着感化着。有时,是心思细腻的小女孩说,“自己种的薄荷和香菜可以吃了,送给老师您也尝一尝”;有时,是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说,“老师你周五陪我打羽毛球了,我要把牛奶给你喝”。有时,走出宿舍楼,一年级的小朋友会拦住去路,从小小的手心摊开一颗红果子;有时,下课离开教室,五年级的孩子都会紧紧地簇拥着我,直到把我送上楼,再恋恋不舍地转身。

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南的红土地,因为一群可爱的孩子,让我时常怀疑与麦地的相遇是不是早已是命中注定。尽管我现在还是会在批改作业、订正试卷时摇头叹息,但我已经学会告诉自己:“慢慢来,别着急。”一年的时间不长,却足够我等待他们向光成长。(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徐璐 远学赤子情 梦归是家乡

“总有人要回去的,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被考官问及为何选择普洱时,我坚定地说了这句话。2020年10月,我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考取普洱定向选调生后来到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工作,不觉间,快3年了。从观察者到亲历者,从“他们”到“我们”,我不断尝试着去摘掉“选调生”这一身份,利用基层“磨刀石”,在对弈平凡中找寻价值。

初入职时,面对“三农”工作一无所知,整理会场时手忙脚乱,起草文稿时毫无头绪,对接业务时不知所措,是我的常态。面对身份的转换和工作的复杂,难免产生了畏难情绪,但父亲说过的话时常回响在我耳边:“文能执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这将成为你未来的真实写照,只要肯吃苦、下决心、用心学,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机关工作的这一年,我学会用脚步熟悉和丈量脚下的土地,用一个个深夜反复琢磨敲打提高文字功底,随着城巷路走熟、群众情走近、工作事走勤,不知不觉中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

2022年4月,我到者东镇任挂职副镇长。为切实了解村情民意,我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去脱贫户和监测户家了解他们的收入状况和实际困难,看望高龄老党员、现役军人家属并送学上门,拜访种植养殖大户向他们咨询请教。从拘谨到熟稔,我用心用笔去记录我所看到的一切,并将乡亲们提出的意见重点汇总,再拿去和同事们请教,寻求改进的方法。比如,我们重新严格规范开展了农村校园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出台《全面提高者东镇中小学教育质量工作方案(试行)》《关于加快推进者东镇教育高质量发展8条措施》,全力营造政府、学校、家长三方共同办好农村基层教育的良好氛围;我们成功举办了者东镇畲葩节,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累计拉动经济约5000万元。我也在不断深入基层的过程中,触摸到了广袤土地上最真实、朴素、纯粹的一部分,妥妥地蜕变成一名“土色土味”的干部,原先白净的脸也已换上了健康的小麦色。

今年4月以来,我接手了团县委的工作,来到新的工作岗位,我快速进入了工作角色,调研全县大大小小学校的少工委、共青团工作,带领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在镇沅千家寨爷号普洱茶推介会上做好联络嘉宾的工作,熟练推介八大爷号茶,用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赢得嘉宾和游客们的一致好评。(作者系共青团镇沅县委副书记)

 

李思颖 实干奋进谱写青春华章

基层的青春是在滂沱大雨中,下村入户,了解组情民意;是在炎炎烈日下,巡边护边,保边境安宁;是在夜深人静时,挑灯夜读,笔耕不辍,让每一天都变得充实和愉悦……我在基层一线,让青春懂得了担当、懂得了热爱,练强了体格、练阔了胸怀。

2022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新阶段,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接上级指示:全镇封控。我被安排管理全镇381个网格,负责更新居民信息,排查安置滞留人员和滞留车辆,摸排居民活动轨迹,通知居民配合核酸采样。“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我领着381名青年网格员,迅速采取行动,投入战斗,及时排查出入芒人员1318名,滞留人员537名,滞留车辆106辆,反馈线索400条。人手不够,我临时召集411人组建成137个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小组,为各村、各网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任务提供青年力量。当14天的封控结束,看到群众额上紧皱的眉头稍稍舒缓,我从那些如释重负的脸中,读懂了责任的背后更体现了生命的意义。

疫情防控只是一个例子,基层工作问题之多,情况之杂,解决之不易,让人难以想象。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事关乎群众。去年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中,从4月到10月,地边村隔一天采一次核酸的任务,工作人员筯疲力尽,群众出行难、劳动难,工作阻力逐日增加。我们办公室里一盏盏常亮不灭的灯光、一通通此起彼伏的电话、一张张写满信息的表格,只为安抚和关心好群众,群众从不理解到配合工作,助力芒信镇打赢了这场边境疫情防控阻击战。

是的,困难并不可怕,因为有困难,就有挑战,有挑战,就有精彩。基层正是在用这种精彩提升着我生命的价值,增加着我生命的厚重。

短短2年时间,我迅速成长,明白了基层才是青春之树茁壮成长的沃土。基层大有可为,青年大有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的时代,基层青年干部要用行动书写奋斗,以热血渲染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发展,实干奋进谱写青春华章。(作者系共青团芒信镇委书记)

 

范磊 我与瓦房村的 “风花雪月”

四月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瓦房村分外美丽,在蜿蜒盘旋的入户路上,眺望山间那国旗高高飘扬的村委会,驻村以来的点点滴滴瞬间涌上心头,“风花雪月”的故事历历在目。

风是那田间的风,压倒了麦穗却让我闻到了人间的“烟火”。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每当我迎风走在麦浪滚滚的田间地头,心中就会涌起一阵莫名的踏实和舒畅。“小范书记,明天我家插秧,有空来帮帮忙。”乡亲们的热情如家人般的温暖,我把“身”深深扎进“乡野泥土”,始终与“家人”同劳动、同生活,感受插秧满田的烈日灼身,奔走于16.58平方公里的山川河流,用脚步丈量民情,逐渐褪去了书卷气,增添了泥土香。

花是那金秋的香,醉倒了蜜蜂却让我收获了成长的“果实”。“小范书记,我们小组路什么时候硬化?”“我们几户存在用水短缺。”寒窗苦读二十载,不是公式就是代码,作为一名“工科生+程序员”的混合体,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时,有过忐忑、退缩、失落……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我调整心态坚定选择,不断奔走于挂钩单位和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让8.15公里村组道路硬化、10.8公里串户路硬化、饮水保障工程等项目施工落地。“感谢党和政府实现了我们几代人的梦想”,我才逐渐明白看似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恰恰托举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也领悟到成长更不会一蹴而就,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独属于群众心坎的那份“甜”。

雪是那寒冬的白,凛冽了枝头却为我披上了坚硬的“铠甲”。这里的冬天时常云雾缭绕,一片白茫茫的景色,宛如置身于仙境之中。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眼镜片上也充满了雾气,发梢上也挂满了薄霜,好似一层银白色的“铠甲”。此刻的我早已远离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校园诗意,取而代之的是奔赴基层天地的星辰大海,逐渐成为门清路熟的“行家里手”。面对着工作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等问题,我保持乐观和坚韧,入户走访与村民“插诨打科”,在聊家长里短中摸清乡亲们的思路想法,将瓦房的痛点、难点,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可执行、可完成的小目标,在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中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月是那山间的光,遮蔽了远方却为我点燃了前行的“理想”。月像挂在幽蓝夜空中的一盏明灯,照亮迷茫中人们的希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但瓦房村教育观念缺失,教学资源匮乏,截至目前,只有4名本科大学生。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在村委会举办“教育辅导班”,教授数学、英语等课程,帮助学子解决学习难题,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帮扶活动先后被云南卫视新闻联播、人民网等媒体宣传报道。村民们说,“你们的用心教导,让村里孩子看到了希望”,这让我想起张玉滚老师的座右铭:“我愿做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来照亮孩子们的前途”,也领悟了将“小我”融入“大我”的道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抬头仰望夜空,皎洁的月光如理想的圣火,指引着我们不断砥砺前行。(作者系普洱市纪委市监委选调生)

 

李根林 我在家乡创业

2012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并没有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乡创业。

开始时,我投资过母婴店、网咖体验店,但由于对市场的分析不透彻,再加上毫无管理经验,最终都经营不善、低价转让。没有资源、没有资本、没有经验,“三无”的创业经历让我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也发现,在我创业屡创屡败的时候,我父亲的副食品批发却稳打稳扎。副食品批发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实际需求,也是我这个“三无”青年的“资源”。父亲成了我的老师,我一心一意跟随父亲做副食品批发,起早贪黑,不辞辛苦。随着互联网兴起,我可以更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取管理、创业知识的学习。再后来,团县委也会经常组织创业青年座谈会,让我这个“三无”青年的“经验”逐渐丰富了。

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出师的摸爬滚打,我在父亲副食品批发的基础上创建了澜沧鼎硕商贸有限公司。后来,我又看准时机,和朋友一起创办了美杜莎娱乐有限公司,打造了澜沧县内有名的娱乐场所。在实现自己创业梦的同时,我们为澜沧提供了将近40个就业岗位。

我从未停止自己创业的步伐,也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关注着澜沧的创业机会。随我也从未停止学习的步伐,最近火热的罗八村十里银滩、创业青年李进波,都是他山之石。我由衷地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到澜沧,看到澜沧发展的机会,建设更美的澜沧!(作者系美杜莎娱乐有限公司负责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奋斗者 正青春 下一篇: 李彦青:让“远山树林的味道”飘...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