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扫黑除恶
 

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发力——江城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19/2/22 9:30:16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举全县之力,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紧盯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政策导向、效果导向,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住房保障、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生态补偿、素质提升等行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8年末,江城县实现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900户7171人脱贫出列(净脱贫6384人),完成年初预定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降至14.35%。

[培育脱贫产业][提质增效]

江城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基础工程和主要抓手,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71亿元,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累计扶持贫困人口9274户35243人发展产业。

精准编制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出台了《江城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年—2020年)》和茶叶、橡胶、甘蔗、坚果、水果、草牧业、渔业、生猪8个专项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编制完善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和县级项目库,并结合各乡(镇)和各村产业发展现状,统筹考虑全县产业扶贫所需资金和项目,在县级项目库中规划整合产业发展资金4.6亿元。

完善扶持政策措施。按照中央、省、市产业扶贫工作要求,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措施。探索推行“5121”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即: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0000元限额的三年期小额贴息贷款发展产业;按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配套10000元产业扶持发展资金,统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市场主体每带动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20000元的3年期产业小额贷款贴息;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市场主体,每带动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给予1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

实施生产经营性奖补。实行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品出售奖补和劳务用工奖补。实行产品出售奖补的,完成产量任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全年销售收入的10%以内给予奖补;实行劳务用工奖补的,每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年到市场主体务工在60个以上的,每个务工人次给予20元奖补。两项奖补三年内累计不超过3000元。

巩固提升新兴特色产业,初步形成茶叶、橡胶、坚果、沃柑、种草养畜等若干个千亩规模经营示范区,全县发展橡胶50万亩、坚果24万亩、茶园17万亩、咖啡7万亩、香蕉7万亩、生物药业3.7万亩、沃柑3.72万亩、甘蔗1.3万亩,农村人口人均拥有产业面积10亩,做到家家户户有产业覆盖,有力保障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同时,因户施策,对全县中长期产业面积户均不足5亩或人均不足1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深度贫困户、瑶族聚居区,采取“一户一策”和“长短结合、错位发展”的产业帮扶措施补齐产业短板,为贫困户有持续稳定收入提供保障。

调动全县参与产业扶贫新型经营主体159家(龙头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46家)带动和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9813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全覆盖,产业扶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保障贫困人口稳定持续增收。搭建电商平台,完善服务站点建设,建设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个农村电商服务点,积极推进“电商+贫困村+农户”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积极探索和发展光伏扶贫产业模式,完成了全县7个乡(镇)24个光伏扶贫电站的备案工作。项目覆盖省级反馈年日照光照条件达到1000小时以上的34个贫困村,共建24个光伏电站,共关联建档立卡贫困户725户。

2015年以来,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23亿元,发放小额信贷1.43亿元,惠及3422户贫困户,累计补助贴息资金862.31万元,有效缓解了部分建档立卡户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难题。

[让贫困户住上安居房][凝聚力量]

始终坚持把民房建设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来抓,出台政策措施,全面改善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制定下发了《江城县农村民房建设补助标准》《江城县2018年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建房面积控制、卫生厕所改造及完成时限。2016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出C、D级危旧房屋13227户,已经改造入住10078户,在建未入住2763户,未动工386户。其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2781户(入住1442户),通过“危旧房清零”行动实施10060户(入住8636户、未入住1424户),还未动工的386户,将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一户一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打赢危旧房“清零”歼灭战。

严格执行《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方案》要求。云南省下达江城县“十三五”(全省65万人规模内)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任务9368人,分年度实施搬迁计划,2016年1199人、2017年2720人、2018年5449人。2018年全省新增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34.5万人中,江城县新增10人。2016年、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实现1283户4870人搬迁入住(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17户3919人,同步搬迁户266户951人);2018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现159户656人搬迁入住,其余1339户5212人于2019年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

[狠抓教育扶贫][多措并举]

把教育扶贫作为拔除穷根的根本之策,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扶贫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县级继续实施资助政策,全力保障学生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2016年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级评估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行动,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至2018年全县投入各级“改薄”资金5209.01万元,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面改薄20条底线”全部达到标准要求。全县普及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18学年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55%;初中毛入学率达115.3%,巩固率达99.04%。

学前教育方面,为县内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生每年减免学费100元,全年减免6.41万元;义务教育方面,全面落实国家“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全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学费1062.69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476.23万元,营养改善资金352.16万元。高中教育方面,县级财政免除高中课本费、学费、住宿费“三免”215.28万元。职业教育方面,免除职高课本费、学费、住宿费“三免”232.3万元,2017—2018学年雨露计划资助167.75万元。高等教育方面,全年落实大学生一本上线奖励13万元、建档立卡大学生二本上线奖励2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生活补助10.2万元,贫困大学生救助金1.5万元,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564.7万元。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捐资助学,全年落实捐资助学约合230.61万元,实现了各阶段教育资助的全覆盖。

[强化健康扶贫][提高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制定出台《江城县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实施方案》,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建档立卡人口100%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全县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报医疗机构9家,累计8148人次建档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3876.13万元,实际报销比例达90.31%。

加强保障,确保“看得起病”。实施建档立卡人口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助政策,县级共补助241.5万元,确保了建档立卡人口100%参保。落实“四重保障”措施,保障建档立卡人口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90%以上,极大减轻了群众负担。

强化服务,确保“方便看病”。在建档立卡人口100%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基础上,巩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全面实施了县内定点医院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实行建档立卡人员住院“一站式”即时结算。

提升医疗水平,确保“看得好病”。加快推进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标工作,县财政安排资金451万元用于修缮卫生室和设备配置,村卫生室均达标,乡(镇)卫生院建设面积均达标。实施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完成医技人员培训500余人次。

加强防控,确保“尽量少生病”。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和健康扶贫政策宣传10000余人次,群众卫生意识、防病能力以及基层疾病防控水平大幅提升。

[加强社会保障][统筹兼顾]

制订下发了相关政策文件,切实开展社会保障兜底工作。符合养老参保条件的29581名建档立卡人口实现100%参保,5552人领取养老金1129.26万元,实现了老有所养;建档立卡人口中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7718人,发放低保金147.77万元;纳入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196人,发放供养金137.887万元;对217户建档立卡户实施临时困难救助,发放救助金22.73万元。

实施精准施保,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提高救助水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71元提高到292元,人均补助水平达到A类每人每月292元、B类每人每月217元、C类每人每月164元;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从460元提高到666元,实现对全县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寡老人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1450人次,重度护理补贴1625人次,发放“两项补贴”合计143.53万元。加大深度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针对排查锁定的619户“深度贫困”家庭,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解决“深度贫困”家庭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问题。

[实施生态扶贫][因地制宜]

围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因地制宜以生态补偿助推脱贫,助推贫困人口增收。一是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万亩,补助资金900万元;符合退耕政策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二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助76.65万亩,补偿资金898.61万元;实施天然林停伐保护补助132.2万亩,补偿资金1732.92万元;选聘118名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停伐管护工作,发放工资187.23万元;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843名,发放工资595.5万元。三是加大生态草原保护力度,实施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210.48万亩,补助资金662.55万元。四是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落实建设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能源项目补助70万元,改善700户贫困群众生活条件。

[实施就业扶贫][创新举措]

围绕增加农民增收为目标,制定出台了相关就业扶贫工作方案,加强对贫困家庭的劳动力技能技术培训和就业服务,拓宽农户脱贫致富渠道,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一是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成立县级就业培训中心,搭建培训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增强培训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8年全县投入培训资金151.60万元,开展就业培训1117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4480人次。二是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转移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全年组织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7期,发放就业政策和活动宣传册4000余份。2018年全县完成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500人次。三是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保洁员、河道管理员、就业协办员等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河道管理等,增加劳务收入,完成公益性岗位开发1238人次。

[夯实发展基础][下大力气]

统筹推进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一是全年投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1亿元,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建设工程,硬化村组公路516公里,实现7个乡(镇)48个行政村1个社区道路硬化达100%,90%以上的村民小组已通硬化道路。二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90件,总投资1704万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件,总灌溉面积6635亩,总投资1131万元,全县已全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对已达标的饮水工程进行巩固提升,巩固供水保证率及提升饮用水水质贫困人口1.7万人。三是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供电质量,改造农村电网327.98公里,解决9238户贫困人口用电问题,实现所有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所辖自然村100%通0.4千伏动力电。四是推进网络基础建设,新建升级4G基站55个,完成280千米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99%,实现行政村、学校、村卫生室光纤宽带全覆盖。五是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实施组内道路硬化122611.58平方米,新建垃圾处理池(房)66个、卫生厕所67个、排水排污设施19922米。

(江城县脱贫攻坚指挥部)

 

△宝藏镇板河村坡脚村民小组

 

△产业扶贫

 

△健康扶贫 (通讯员 陆华 摄)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脱贫攻坚的西盟路径 下一篇: 扫黑除恶政策知识问答07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