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引来“智力之水”浇灌“产业之花”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臧灵  时间:2019/7/22 11:34:15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今年4月8日,全国唯一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沸腾”了,中国工程院31名院士及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近40名专家齐聚于此,共赴中国工程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扶贫工作推进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对普洱市利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的科技智力优势,大抓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打造特色科技扶贫示范项目,推动更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我市之所以获得科技专家的赞扬,与市委、市政府对高智能人才的重视分不开。近年来,我市为院士专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千方百计把院士专家请进来、留下来,让普洱成为院士专家大显身手、实现理想抱负的基地。同时,树牢“一个院士一个制高点、一个产业 一片新天地”和“留住院士就留住了产业、留住了财富”的理念,主动对接,做好服务。院士、专家不辞辛苦,把田间地头作为讲堂、作为试验田,给村民们带去冬马铃薯、林下三七、反季节蔬菜等经济农作物栽培的“致富经”,以科技扶贫示范为杠杆,撬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用汗水浇灌出了一朵朵“产业之花”。

引来智者

搭建科技扶贫大平台

近年来,我市出台完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给予滚动支持;对参与普洱市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和实施的知名专家、领军人才及优秀团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制定出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实施办法,在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平台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奖励等方面向院士专家工作站及主体单位倾斜;从多方面强化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普洱;结合全市产业实际,摸清企业技术需求,根据企业提供的“菜单”寻找、对接院士专家,努力实现院士专家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引荐建站院士达 14 名,为普洱发展提供了高端智力支持。领衔的“两院”院士、专家,充分利用自身在行业领域内的学术威望和“牵线搭桥”的重要作用,“零距离”为创新主体服务。工作站的建立,使院士专家团队走进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既为建站单位吸纳高新技术架了“桥”,又为院士专家施展聪明才智铺了“路”,真正成为普洱企业发展的咨询者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创新资源的集聚者,初步形成了院士专家群入普服务模式。

自2012年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以来,我市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28个。其中省级院士站 8个、省级专家站4个、市级院士站6个、市级专家站10个。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建站经费1180万元,用于院士专家工作站条件改善、日常运作,为院士专家提供生活、场地等必要保障。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科技项目17个,投入经费990万元。累计突破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8项、开发新产品18个;申请专利29项,获得专利授权13项;培养博士3人,硕士6人,专业技术人员506人,有力提升了全市自主创新能力。

借助“智库”

铸成精准扶贫大业

“智力之水”浇灌“产业之花”,从而结出发展之果,澜沧就是最好的证明。自2015年以来,普洱市紧紧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的大好机遇,把科技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头戏,借助中国工程院这个“智库”,助力我市产业发展。2016年,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周济率院士专家团队深入澜沧调研,发现澜沧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无论是气候、水土,还是日照,非常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当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便率领团队在澜沧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实施了100亩冬季马铃薯科技种植示范项目。朱有勇院士带领科技团队扎根在蒿枝坝田间地头,攻克一道道冬马铃薯种植产业技术难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3月,澜沧冬马铃薯陆续成熟上市。通过测评,平均亩产达3.3吨,最高亩产达4.7吨,平均亩产值9000余元。          澜沧冬马铃薯产业成为“用科技创新打造精准扶贫产业”的典范。邓秀新院士及团队近百人次到澜沧指导柠檬产业发展,培训技术骨干、村干部及农户2000人次,建立示范基地2个。在他及团队的指导下,糯福乡从2013年开始试种第一株柠檬,目前已种植6500亩柠檬,当年的贫困乡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已经变了模样。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站围绕扶贫点澜沧的脱贫目标,在朱有勇、陈宗懋等院士领衔下,建成澜沧竹塘乡蒿枝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示范园,重点组织开展冬季马铃薯、林下有机三七、冬早蔬菜示范推广、生态茶园提质增效及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科技引领,形成了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把澜沧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有了“外脑”

重大技术成果“落地开花”

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专家团队,对我市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产业培育上,还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一批重大技术成果和科研平台在普洱转化落地,并走向产业化。李德发院士工作站研究开发出适合于云南乃至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地区生猪养殖场使用的微生物发酵饲料专用菌种,以当地廉价农副产品为原料,开发出微生物发酵无抗饲料及“饲料伴侣”“泔水伴侣”等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大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改善了养殖卫生环境,为开展健康养殖,提供安全肉食品作出了努力。墨江海王水产有限公司刘承初专家工作站,通过转化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全产业链开展技术合作和创新,获得专利申请4项,实现了“一条鱼”的完整综合利用,开发出脱脂鱼粉、鱼油及胶原多肽等精深加工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同时变废为宝开展废弃物饲料生产,工厂排污环境得到彻底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云南高山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建立周俊院士工作站,组织实施了“铁皮石斛产业链建设及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整合企业内部技术力量和外部专家支撑团队,形成了康恩贝高山铁皮石斛研发大平台,在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良种选育和GAP规范化栽培、中药饮片和保健食品产业化精深加工等方面形成稳定技术。

我市对“外脑”的重视在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整个地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能”。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普洱市人民医院2016级24名... 下一篇: 普洱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