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普洱:70年奋进铸辉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钟云  时间:2019/10/1 9:41:51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钟云)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70年来,普洱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探索出了创新发展“绿色之路”,让“蛮夷之地”“瘴疠之区”华丽蜕变,通过大项目带动了大发展,实现了从“人背马驮”到“2.5小时交通时空圈”的转变,普洱抢抓机遇促开放,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实现了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

 

从“瘴疠之区”到“生态宜居”

△爱国卫生运动

△生态宜居之城 (王承吉 摄)

70年来,普洱开启了跨越发展的时代征程。

历史上,普洱被称为“蛮夷之地”“瘴疠之区”,鼠疫、天花、疟疾流行严重,烈性传染病时有发生,夺走了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普洱的经济发展基础极为薄弱,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为贫困。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23元,地方财政总收入仅为522万元。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了高质量与高颜值相得益彰,绿起来与富起来齐头并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2018年,普洱市实现生产总值662.5亿元,是1952年的538倍;人均GDP达到2.5万元,是1952年的205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亿元,是1952年财政总收入的1000多倍。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稳定大局、突破困局,奋力推动普洱追赶跨越、绿色崛起。全市GDP从2012年的37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62.5亿元,年均增长10.2%,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从“人背马驮”到“能通全通”

△背米的佤族妇女

△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

70年来,普洱打破了联通内外的交通瓶颈。

1951年前,普洱没有公路、铁路和机场,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多年来,普洱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实施一大批综合交通项目,稳步构建“能通全通”的高速路网、“一主四支两过境”的铁路网和“三支五通”的航空网。目前,全市规划建设高速公路14条,景东至文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目前在建6条,今年年底还将启动3条,到2020年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初步构建中心城区到各县城的“2.5小时交通时空圈”。其次,机场建设驶入快车道,自1961年3月普洱思茅机场建成通航后,澜沧景迈机场于2017年5月建成通航,思茅机场迁建于今年7月接受国家民航局现场选址评估,景东支线机场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5个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同时,全市在建和规划7条铁路,争取获批建设3个动车站,争取思茅到昆明开通动车,2021年玉磨铁路建成运营后,3个小时就可到达昆明,普洱即将成为云南南部综合交通枢纽。普洱还致力于打通信息高速路,完成“中国普洱云”一期工程,建成并运营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和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农村电商蓬勃兴起,“互联网+”正成为普洱走向世界的新“茶马古道”。

 

从“边陲末稍”到“开放前沿”

△邮政局

△孟连边合区:从勐阿走向世界 (梁荔 摄)

70年来,普洱成为了开放开发的前沿窗口。

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区位独特、优势明显。过去,普洱空有资源,没有产业和交通基础,与周边国家始终停留在初级的物资交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普洱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先后建成国家一类口岸2个、二类口岸1个,其中孟连口岸进出口货值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普洱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组织举办3届澜湄合作论坛,倡议共建生态带、产业带和交通带,得到与会各方热烈响应。开通2条到老挝和缅甸的远程医疗,成立了“南亚东南亚国际学院”,组建“东盟学院”和“东南亚研究院”,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305人。成功举办4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以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民族团结进步论坛、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普洱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普洱逐渐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2018年,全市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幅全省第一,荣获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等称号。

 

从“贫穷落后”到“文明和谐”

△20世纪 50年代的思茅客运交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70年来,普洱率先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创新之路。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普洱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和发展机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以来,累计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44.3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0.4%下降到8.12%。2018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被省里评定为“好”,4个县为“好”,5个县为“较好”,西盟县、思茅区分别在贫困县、非贫困县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西盟县“脱贫工作委员会”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批示,要求各地学习借鉴;镇沅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让“懒汉”变“好汉”的做法成为云南脱贫攻坚“六小创新”之一。

探索了发展的绿色模式。自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来,普洱不断总结和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从“实验”走向“示范”。绿色发展始终走在前列。在全国率先开展GEP核算,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首家发布GEP核算成果,设立全国首支绿色经济发展基金,初步建成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绿色产业基地”,全市绿色GDP占比达94%以上,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绿色产业始终走在前列。以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为抓手,全市获有机认证企业数和证书数稳居全省第一,有机茶认证企业数和证书数居全国第一。在全省率先成立普洱茶企业诚信联盟和品牌企业联盟,普洱茶品牌多次荣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首,普洱咖啡荣获“中国农业区域品牌10强”。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924.1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400亿度,成为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成功引进安缦酒店,启动“百里普洱茶道”等大健康项目,建成4个4A级景区,接待国内游客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7430亿元,居全省第一。全省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8个县(区)中,普洱就占了4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澜沧江、李仙江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五湖”湿地公园荣获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荣获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标杆城市等桂冠。

保障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3年至今,全市财政支出1875亿元,其中70%以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546元增加到29088元,年均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435元增加到10386元,年均增长11.4%。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今年将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建成院士及专家工作站29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8个。县级医院全部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标准,行政村卫生室建设率、覆盖率达100%。深入实施文化“珍珠链”工程,大型民族文化纪录片《民族团结誓言》、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在中央级媒体播出,大型原生态歌舞《佤部落》走进国家大剧院并到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巡回商演。坚定不移抓好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争取世界文化遗产落地普洱。景谷和墨江地震的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级的充分肯定,创造了抗震救灾工作“普洱模式”,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法制建设群众满意度等指标测评成绩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效显著,2018年综合测评排名全国第14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排名全国第8位。

打造了人民满意的政府。先后实施“问责年”“落实年”“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年”等行动,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不解放、工作节奏慢、落实效率低等问题。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向市委全委会述职制度,形成用指标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业绩说话的鲜明导向。在全省率先推行电视问政,300多名领导干部公开承诺践诺,说干就干、说到做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向干部“庸懒散拖”和“为官不为”开刀,以“零容忍”态度正风反腐,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18年以来,人民网、中国纪检监察报、中纪委网站53次报道普洱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和经验。

俯瞰普洱中心城区 (胡雪英 摄)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下一篇: 改天换地启征程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