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脱贫攻坚答卷·同心携手聚合力 > 脱贫攻坚答卷·同心携手聚合力
 

大山里小康故事的“两种讲法”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张国营  时间:2021/8/25 10:26:57  点击数:

劳作奔小康  创作写小康

大山里小康故事的“两种讲法”

 

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国营)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镇地处中、老、越三国交界,这里的很多胶农只认识一个作家,他叫张国军,是一名割橡胶的农民。自从张国军2019年出版了第一本书之后,好消息不胫而走,江城橡胶公司的胶农胶工,甚至整个曲水镇的农民都认识了他。扎根大山之中,兼具着“农民”和“作家”两种身份,于是张国军的小康故事就有了“两种讲法”:在田间,他拿着工具劳作,靠勤劳的双手脱贫奔小康;在桌前,他提笔疾书,以农民的视角记录身边的小康故事。他既是小康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小康故事的创作者。

一个“山梦”

从“书呆子”到诗人

张国军的第一本书名为《梦开始的地方》,署名“山梦”,这也寓意着他的文学之梦是在大山之中生发并实现。实现了“出书”的梦想后,他仍然是一名胶农,继续埋头割胶,对于物质需求不多的他也有难以弥补的精神遗憾:“热爱文学和写作,可我读的书实在太少了。”当别人问他:“你想给儿时的自己送一本什么书?”张国军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给当年那个跟在牛屁股后面看书的少年送一本《老人与海》,让那个少年的视野更开阔,将来的文学路上走得更远。”

张国军的文学梦还要从他的青少年时期说起。1980年,张国军成为了他所生活的村子——临沧市凤庆县雪山镇新化村的第一个初中生,全家人都为之振奋。张国军有6个兄弟姐妹,当父亲重病卧床之际,雪上加霜的贫困之家急需身为老大的他回家耕地,支撑起整个家庭。刚读完初一,14岁的张国军就含着眼泪离开了学校。

辍学后,找不到课外书看,张国军就每天把初一的课本“像宝贝一样”带在身上。劳动生产时,有点空闲时间,他就翻课本;放牛时,他就蹲在水牛的面前一遍又一遍地读曾经学过的语文篇目。村民们纷纷笑他是“书呆子”。这件事传到了初中教师杨军岳的耳朵里,杨老师主动把自己曾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上的诗拿给张国军看,看完这些诗歌,张国军默默地在心中萌发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1991年,张国军走出了大山,带着自己写的几首诗来到了市上的一家杂志社投稿。杂志社的编辑认真看完了他的诗歌后,挑出了其中一首,让他把这首诗的结尾改一改再投一次。

不长的一首诗,被张国军密密麻麻改了三页纸,然后他又掰起手指细数自己改了多少遍,忽然间灵光一现,他想到了诗的结尾——掰手指细数,明天该是怎样?

不久后,张国军如愿收到了杂志样刊,题为《山民》的小诗成为了他在正规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当镇上一所中学的校长知晓了张国军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后,激动地对全校学生讲:我们镇有诗人了!村里的学生回家把“张国军发表诗歌”的消息传给了父母,通过口口相传,整个村寨的人都争着抢着要读诗。“发表诗歌一方面鼓励了我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也让大家转变了态度,我从被讥笑的对象变成了被夸奖的对象。”说起30年前发生的事,张国军依然历历在目。

此后,张国军坚持边劳作边创作,并四处投稿。为了不错过任何灵感,他每天随身携带着纸和笔干农活,脑海中闪现一个句子,或是一个词,他都要丢下锄头记下来,日积月累,一篇篇文章就这样诞生了。辛勤的付出有了回报,一张张稿费汇款单从四面八方邮到了张国军生活的村寨。

两个“粮梦”

一边在劳作,一边在写作

“我自小没有条件阅读到各类书籍,也因为一直在为生活奔忙,没有读过太多书,我的文字是生活与内心感受的分泌物。”张国军说。

为了生计,1998年初,张国军一家从临沧市凤庆县雪山镇迁到了普洱市江城县曲水镇,加入了开荒开垦橡胶林的行列。从种庄稼改成种橡胶,在艰难的变迁中,张国军始终没有放弃写作。1999年,有点文字功底的张国军开始作为通讯员写起了曲水镇和橡胶林的新闻。那段时间,他白天抡着锄头开垦,晚上点着煤油灯看书、写作。当张国军的小诗在《边陲》发表后,橡胶队里自发成立了一个文学活动小组,张国军和一群爱好文学的胶农时不时聚在一间油毛毡小屋里读书看报,他们的这一举动被大家称为“油毛毡下的文化”。

割胶的点滴,也被张国军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远远的,就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胶林里,割胶灯放出的光,一闪一闪的,不停地在胶林中扫动。进了胶林,还会听见“唰唰”的响声,那是锋利的胶刀在啃噬着橡胶树。胶农们手持胶刀,迈着轻快的步伐,正围着橡胶树一棵一棵地旋转,树皮被一片一片地切除,雪白的胶乳就流了出来。

胶农们既需要忍受长年累月的蚊虫叮咬,也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一名胶农的时间表是这样的:凌晨1点割胶,一直割到天亮,早上9点收胶,中午12点到收胶站,下午自由安排,晚上9点补觉,凌晨又出门割胶。辛苦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热爱文学和写作的张国军却把每天下午那段自由安排的时间都用在了业余创作上,“一边在写作,一边在劳作,别人看着我很累,其实我一点也不累,这就是文学给予我的精神食粮。”

张国军靠劳作和写作实现了两个“粮梦”,因辛勤劳作而获得生活粮食,过上更好的日子;因写作而创造精神食粮,把农民群众的好日子记录下来、书写出来。至今,张国军已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近百篇,他的作品《胶园,我坚守的家》荣获全省“农垦梦·劳动美”征文比赛三等奖,《扶贫干部阿亮》荣获“讲好普洱扶贫故事”文学作品征文小说类优秀奖,《温暖的记忆》荣获普洱市2019年“我的创文故事”征文活动优秀奖……未来,张国军还将写出更多的作品,为劳动人民而歌,为伟大时代而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 下一篇: 云南省公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