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脱贫攻坚答卷·同心携手聚合力
 

民族团结一家亲携手并肩奔小康——镇沅县以民族团结促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时间:2020/11/28 10:24:50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走出了一条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前提,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根本,以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底线,以压实干部责任为保障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路子。

和平村的“蜕变”

“你看,这就是我家种的重楼、黄精和野三七,这一块地每年的收入有5万多元。”周道发站在自家屋后的地里,指着长势良好的药材说,这些中药材占了他家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周道发是镇沅县九甲镇和平村麦子山村民小组的村民,女儿已成家,儿子在读大学。他和妻子在种植中药材的同时,还种有核桃树,农闲时就外出打工,每年的总收入在15万元左右。

在和平村,周道发家的收入情况具有普遍性。而几年前,这个村还是一个贫困村,中药材和核桃种植等尚未形成产业,村民们不懂技术,产品也没有销路,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出村道路……如今,该村有了出村的水泥路,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房,还有了脱贫致富的产业。该村的巨大变化在镇沅县很多人眼中,是一个新农村蜕变的缩影。

“以前我们靠山吃山,靠种植玉米过日子,只能吃饱肚子。现在,我们组家家户户都在核桃树下套种中药材,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周道发高兴地说。

和平村监委会主任孙绍荣介绍,该村有1903人,已全部脱贫。全村以发展中药材、核桃和畜牧业等为主。目前,和平村17个村民小组247户农户共种植各类名贵中药材741亩。其中滇重楼340亩、黄精300亩、岩七71亩、三七30亩,麦子山、山门口、大石房3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农户种植全覆盖,林下药材年均收入达300余万元。

谈起和平村的变化,孙绍荣说,过去的和平村山高坡陡,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当地人曾用“丢个石头不会响”来形容和平村贫穷面貌。目前,和平村成立了九甲镇农民专业经济协会和平村林下经济种植分会,有效解决了全村乃至全镇中药材产业缺乏规模性、系统性的问题,使全镇中药材种植变为整体产业。同时,和平村采取“村党组织+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强各方面的利益联结机制。

镇沅嘉德庄园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艾丽娟介绍,嘉德庄园扶贫车间积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带动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茶产业帮扶协议,实现茶农户均增收700元以上,并与15户农户签订产业发展分红协议,每年按时参加分红。同时,引导贫困群众广泛参与入股配股,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九甲镇镇长邢洪华说,为了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九甲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将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配股到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立以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为纽带的带贫减贫机制,走出了一条企业带动参与式扶贫的新路子。同时,针对各村产业优势,在资源配置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佳服务,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把扶贫车间建到贫困乡村去,吸引贫困人口到车间务工,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也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团结互助的带头人

“我们的宗旨就是: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奔小康。”站在公司院子里,云南苦聪印象棕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发顺指着公司的宣传栏说,公司不仅要种棕树,还要把山村农民的穷根拔了,为部分待业青年解决了就业。

周发顺是一名拉祜族(苦聪人)群众,家在镇沅县者东镇新文村。早年曾走村串寨,收购废旧物品。后来发现很多村民都种了棕树,但仅仅是用来做蓑衣和绳子,其他的都作为废品丢掉。

这一情况深深地触动了他。于是,从2002年起,周发顺开始收购棕片,再联系昆明以及四川、贵州、浙江等地的客商,把收购来的棕片销售出去,从而赚点差价。

2010年,周发顺发现棕片的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只卖棕片,对棕树未充分开发,因此不但浪费大,而且只能赚点微小的利润。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0年,周发顺新建了一个福来棕片加工厂,开始进行批量加工。然而,由于选址不对和缺乏技术,导致棕片产量低,效益少。针对这一情况,周发顺另选了厂址,扩建了厂房,并于2013年申请成立了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

为了得到农户的支持,周发顺和妻子到农户家中一户一户做工作,可是,三分之二的农户拒绝了,当时只有106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欣慰的是,经过2年的发展,合作社效益较好,2015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了300多户。2016年底,他继续扩大投资,把周围的一些荒山空地承包下来,种上了棕树,并成立了云南苦聪印象棕业有限公司。2019年,合作社社员达到120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2户。

“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周发顺说,为更好地为农户服务,合作社在各乡(镇)成立了30个棕树种植和棕榈原材料收购服务部,配备专业技术辅导人员,农户在家附近就可以学到棕树栽培和采割等技术,公司同时采取属地采割、属地收购、属地支付的服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农户。公司先后开展种植棕榈农户培训7000余人(次)。合作社免费为者东镇的296户建档立卡户无偿供应棕苗15万株,并建立示范样板地引导农户。2016年,公司无偿提供9万株棕苗,帮助者东镇樟盆村岩怕村民小组的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200余亩棕榈,扶持成立拉祜族(苦聪人)绿竹山棕树种植扶贫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已有5100户农户参与了种植,种植面积覆盖全县,达到了3万余亩。很多农户从以前的贫困户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棕大户,致富能手。

据介绍,在发展棕榈种植过程中,云南苦聪印象棕业有限公司结合县委、县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扶贫工作,既教群众种植棕榈,又积极组织农户开展宣传培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群众依靠党的政策发展产业致富。这种做法也是镇沅县探索实践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带动3个100%覆盖的思路之一。目前,全县7862户23602名少数民族建档立卡人口,均100%享受到产业扶持政策,每户均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建立产业发展合作关系。

121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

镇沅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周永生说,近年来,镇沅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大力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与脱贫攻坚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全县上下呈现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周永生介绍,镇沅县在全省率先成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对农村“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分批集中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转变观念”培训,实行半封闭管理。按照“党员群众在哪里,讲习所就办到哪里”的原则,结合镇沅东部3个乡(镇)、西部6个乡(镇)农民群众培训需求和产业发展特点,分别在九甲镇、勐大镇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哀牢山农民技术学校”和“无量山农民技术学校”,按照“农民需要什么,就办什么班”的原则,采取“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加强农民致富技能培训,打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切实增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意识。2019年,镇沅县进一步深化拓展培训中心的经验和做法,建成121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累计完成42期13个专业技能培训,培训人员54885人。该做法被列为国家基层扶贫典型案例100计之一、云南省扶贫“六小创新”之一。

(普洱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委)

 

编后语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开拓进取,脱贫攻坚结出累累硕果。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九甲镇和平村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核桃种植等,让土地添了新“宝贝”,让群众增加了收入。同时,把扶贫车间建到贫困村去,吸引贫困人口到车间务工,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也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者东镇新文村拉祜族群众周发顺成立了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路子,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建成121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54885人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充电”,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致富的本领。通过多方面的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镇沅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携手并肩奔小康。

 

九甲镇和平村林下种植中药材 。

学习棕树采割技术。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思茅镇:两棵“摇钱树”摘掉贫困... 下一篇: 娜阿:阿佤山里一条坚强的“小金...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