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脱贫攻坚答卷·同心携手聚合力
 

耕耘“沃野”静待“花开”——普洱抓实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于飞  时间:2020/12/14 12:04:22  点击数:

普洱日报讯(记者 于飞 通讯员 郭义才)2016年以来,普洱市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科学把握教育扶贫工作特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辛勤耕耘普洱这片教育沃土,确保教育扶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根,让祖国的花朵灿烂绽放。

全力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

近年来,普洱市围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和普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依法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完善控辍保学监测机制,坚持“七个控辍”,做到控辍保学精准化、制度化;狠抓落实,实施“全面改薄”,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成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普通高中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抓牢专业人员、教师培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多种形式补充师资力量、落实乡村教师待遇。

截至2020年初,普洱市实现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的发展目标。全市10个县(区)相继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工作,并开展成效巩固提升工作。

提升教育扶贫与资助政策能力  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除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学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等阶段也是普洱市着力抓好的重点,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全面提升教育扶贫能力。

首先,不断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洱市学前教育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体系,“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已初步构成;采取有力措施,整合资源,对普通高中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加快优质高中建设,全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帮扶全覆盖,推进职业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建设,逐年扩大中职招生规模,扩大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规模;实施招生倾斜政策,增加贫困地区建档立卡户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加强毕业生就业帮扶,利用各类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行“一对一”动态管理和服务,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组织开展就业见习、实习、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补贴;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东部地区选派教师到普洱市支教,并提供对口帮扶项目资金;大力开展“直过民族”普通话攻坚工作,提高外出务工交流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种植、养殖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助推解困脱困工作。

其次,全市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义务教育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等13项政策落实到位,累计下达各种经费36.7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前、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学子共计450万人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截至2020年初,普洱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18所。其中,有在园幼儿6362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9.51%;有小学在校学生190492人,小学阶段毛入学率为115.9%;有初中在校学生84477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14.2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95%。有高中阶段在校学生65214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5223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2999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8.66%。有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548人,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7.04%。

下一步,普洱市将进一步深化认识、健全机制、强化执行,不断加强组织保障,保持工作力度不减,持续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升,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鼓励学生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真正实现教育脱贫、教育致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发展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澜... 下一篇: 澜沧县掀起冬季马铃薯种植热潮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