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 创建动态 >> 列表

 

云南普洱:景迈山世界文化遗产景区采取四项措施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作者:杨伟   来源:中共普洱市委统战部、普洱市民族宗教委 时间:2024/4/22 点击:325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和3片分隔防护林,总面积19095.74公顷。2023年9月17日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是传承千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史诗,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景迈山景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坚定“五个高度认同”,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典范。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13年,景迈山景区被确立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建设区,长期以来,景迈山景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族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入各族群众心中。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至今,景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景区发展,以服务好景区广大人民群众和游客为宗旨,以助力绿色发展为导向,基层党组织在绿色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推行“支部+同心互助”共建模式,建立了村寨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共治”管理机制,组建各族群众“同心互助组”166个,实行网格化动态管理。颁布实施了《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景迈山古茶林及古茶树管护技术规范》等专项法律3部、规章制度7部,建立了遗产地、行政村、自然村3级遗产阐释展示系统,全面展示了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为古茶林文化景观有序管理、获得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和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走出了一条“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绿水青山世代相传、点绿成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弘扬茶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景迈山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景迈山景区的各族群众,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且极富地域特色的茶文化、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绽放光彩。一是传承保护和弘扬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包括种茶、采茶、制茶生产文化,食茶用茶生活文化、以茶为主题的文学艺术文化、以茶作为礼物赠送给远道而来的海内外朋友、远方的亲戚朋友或邻近各民族表达深情厚谊的礼茶文化等等。茶文化弘扬了尊重自然、强化古茶林保护的集体自觉,有效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有效展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例证。二是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景迈山加强古村落、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推进建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区。加快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加强镇志、村寨(社区)志等地方志编纂。注重开发景迈山各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舞蹈、音乐、文学等民间艺术,如,傣族歌曲《祝福调》《家乡调》,布朗歌曲《祝福歌》《布朗相聚歌》等,以及傣族创世史《波拱》,神话故事《散本》,布朗族的神话传说和壁画等,让弘扬传承各民族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建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同时,利用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各民族艺术创作、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等“艺术之乡”建设活动,推动景迈山景区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成功申遗让景迈山人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更强烈的自信,更坚定的认同。


茶文旅融合,助力景区各族人民点绿成金

长期以来,普洱市不断引导景区各族群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山上保护、山下发展、茶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严格保护景迈山古茶林生态系统,创新迭代景迈茶生态产业,探索多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一是以茶产业为切入点,实现“茶文旅”融合发展。以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引领带动遗产提质增效,依托“千年古茶”品牌,在发挥景迈山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上,确立普洱茶产业为主导,茶文旅产业融合的发展定位,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设现代化生产车间、提升技术加工工艺,在景迈山下策划实施了普洱茶初制厂、普洱茶加工仓储物流园区、茶马古窖等一批生产加工项目。以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等牵头,研发出了23个系列240多个古树普洱茶新产品,并注册景迈、澜沧古茶001、柏联普洱、景迈香等多个品牌商标。得益于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影响和辐射效应,放大品牌效应带动三产扩面增效,推动景迈山及其周边茶叶变成商品,让更多人关注景迈山、走进景迈山,柏联、安缦等知名文旅企业到景迈山周边投资兴业,促进文旅融合、茶旅融合。2023年,景迈山景区共接待游客34.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58亿元,同比增长43.6%。二是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山上”的遗产区内建设了3座民族文化展馆,将民族历史、传说故事、传统服饰、传统歌谣等进行收集整理,同时鼓励文创产品,原创歌曲等创作,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山上”遗产区独有的自然和人文魅力得到有效保护,得到展示,不断扩展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带动惠民镇及其周边3000余名各族群众就业增收。景迈山的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让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以实现。赋予所有发展彰显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以茶为媒,架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千百年来,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与茶相生相伴,因茶而聚,在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过程中,以茶为媒,增进了各民族之间友好往来,茶已成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如今,景迈山景区按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建设区的规划,以茶为媒,充分发挥古茶林、古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等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导产业定位,建设集观光、休闲、博览、体验、养生为一体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旅游综合体,成功打造成“古茶林文化景观的观光游、普洱茶历史文化的博览游、普洱茶现代产业链的观摩游、山寨各民族特色生活的体验游”的茶文旅融合典范。一是以茶兴旅、以旅促文,打响“茶文化”名片。借助景迈山古茶林成功申遗契机,整合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王等资源,推进古茶林景区、景迈古树茶小镇、景迈山茶文化民俗博物馆等建设,积极发展茶园生态观光、茶俗体验、茶文化展示等旅游产品,打造东回-糯福-惠民-发展河-酒井茶文旅融合旅游线,打造世界级茶源文化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二是通过举办国际学术论坛、对外交流展览等途径,推动景迈古茶林文化“走出去”,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讲好中国茶故事,传播好中国茶文化。如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声名在外,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茶商慕名而至,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CopyRight www.puernews.com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普洱市委宣传部 中共普洱市委统战部 普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