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 创建动态 >> 列表

 

哈尼族老人李万学:“没有民族团结,就没现在的好日子”

  来源:普洱新闻网 时间:2019/7/25 点击:5527

 

访民族团结誓词碑唯一健在的签字代表


位于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人民网 虎遵会摄)

人到了一定年岁后,记忆力慢慢下降,可有些事,却怎么也忘不了。

哈尼族老人李万学今年87岁了,很多事不记得,可有件事他没忘,只要有人问,他总会不自觉地讲起。

1951年元旦,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立起。作为48名在碑石上留下名字的签字代表之一,那是李万学老人这辈子的“光辉时刻”。“不会忘!肯定不会忘……”坐在自家门口,老人喃喃自语。

如今,近69年岁月更替,48名签名代表仅他一人健在,老人想多活些年月,好好再享受一下现在民族团结进步的好日子。

时年18岁 他作为学生代表参会

夏日午后,天上飘了点雨,很快放晴后,女儿李江艳端了张靠背椅子搁在房门口,伺候李万学坐下。

这是间平房,20多平米,李江艳多年前买的,前两年把父母从老家江城县接到普洱市区后,为省去老两口上下楼梯带来的麻烦,她没把老人安顿在自己位于同一小区的大房子里,而专门安顿在这里。

到了饭点,李江艳会把饭端来,不远处小区有公厕,老两口上厕所很方便。李万学感叹这样的好日子,他觉得,这和近69年前的那次盟誓立碑有关。

听起来牵强,其实不牵强。

时间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时,云南普洱专区辖宁洱、思茅、墨江、镇沅、景谷、景东、澜沧、沧源等15个县,居住着哈尼、拉祜、傣、佤、瑶、基诺、布朗等2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隔阂多,逃到境外的残匪不断入境扰乱,局势很复杂。”李万学回忆。

1950年9月,43名各个民族中的头人和工作人员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的国庆观礼,并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当年12月26日,各族代表回到普洱专区政府驻地宁洱。次日,大家便迫不及待召开了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商议民族团结大事。当年,18岁的李万学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参会。

李万学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接受采访。(人民网 程浩 摄)

民族团结誓词碑立起来了

为什么选李万学?“我上进,运气也错。”老人“毫不谦虚”。

李万学出生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嘉禾乡江西村,15岁才开始上学的他,还兼着乡里的送信、送报工作。

1950年8月,李万学读四年级,乡里看他年纪比其他孩子大,也积极上进,又是共青团员,便安排他去宁洱学习财务知识,将来好学以致用。

学习很枯燥,但李万学学得认真。一天,他正在上课,学校领导找到他,安排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一个会议。

这个会议就是日后让李万学难以忘却的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

会议开到第五天,佤族头人拉勐建议大家结盟,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走。

“很多人摇摆不定。民族相互还有隔阂,哈尼族和傣族都不通婚的,哪个小伙儿要娶傣族姑娘,得被傣族砍一刀,不流血才能娶。”当时的场景,李万学历历在目。

大家建议剽牛看卦,如果血口朝天就喝咒水誓盟。

剽牛仪式是在1951年元旦进行,吸引了上千各族民众前来观看。转盘枪和轻机枪鸣响后,拉勐崭新的红布包头,手执雪亮的铁镖,用力向水牛剽去。

“牛倒左方,剽口朝上,是吉卦。牛头朝南,牛尾朝北,更是吉利。拉勐高兴地在地上打滚!”说到激动处,李万学比划起来。

接下来,包括李万学在内的48名党政军和各族代表盟誓,并喝了用凉开水、鸡血、酒兑成的咒水,然后大家在红纸上签名,不会汉字的写傣文、拉祜拼音。

后来,民族团结誓词及签名按原样刻在石碑上,立于宁洱县城红场东边的城楼下。

作为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民族团结誓词碑立起来了。

脱贫攻坚,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图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冬季马铃薯喜获丰收。(人民网 虎遵会 摄)

“希望誓词碑永远屹立”

碑石立起来后,李万学继续留在宁洱学习,之后回到江城,成为当地粮管所的一名职工,直到退休。民族团结誓词碑碑立起来后,几经迁移,最终立于宁洱县城西北侧的民族团结园内。

之后,民族团结誓词碑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官方数据统计,从2001年开始,平均每年有4万余人到民族团结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数年前,相关部门开始找寻健在的签名代表。时隔一个甲子,李万学再次见到这块藏在心底的碑石,以及当年参加盟誓签字其他健在者,大伙相互寒暄,感慨万千。

看到碑石上自己的名字,再想想这些年民族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李万学觉得,这块象征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碑石,像有强大的磁性一样,始终具有一种感召力、凝聚力,领着各族群众团结进步,奔向好日子。

誓词碑碑长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阳刻碑名,阴刻楷书碑文。如今,碑石已用碑亭保护,在碑亭后面还建起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很多民族团结的历史遗物和照片。

“希望年轻人维护好民族团结誓词碑,让它永远屹立。把民族团结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李万学这话说得铿锵有力。

在民族团结誓词碑感召下,普洱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不分彼此的理念世代相传,扎根于普洱各族人民的心中并不断发扬光大,也铸就了“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

2018年12月29日,普洱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为云南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建制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时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接下来,普洱市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不断巩固提升示范市创建成果,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再立新功。

李万学为当地取得这样的成绩骄傲,这两年,碑石上的其他签字代表陆续离世,只留下李万学一人健在,他希望自己多活些年月,多享受一下现在的幸福时光。

“那你就得把身体养好啊!”女儿李江艳的叮嘱,把老人思绪拉回到现实中。

“好!”他回答得像个老小孩。

附:民族团结誓词碑碑文

我们廿六个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CopyRight www.puernews.com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普洱市委宣传部 中共普洱市委统战部 普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