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 创建动态 >> 列表

 

景谷:民族团结聚合力

  来源:普洱日报 苏燕 时间:2018/8/19 点击:1081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各族同胞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景谷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谱团结进步“和谐曲”

长期以来,景谷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把宣传教育引导贯穿于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始终,扎实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宗教场所、进军营的“七进”活动,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让各民族共创共建共享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不断汇聚民族团结和谐正能量,让民族团结扎根在这片土地。

同时,景谷县民族众多,各具特色,以民族文化为重点,依托景谷深厚的傣族、彝族文化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精心打造名片。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永平镇芒费村“七七组”67岁的老人石兆美怎么也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开起小卖部,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这几年日子好过了,晚饭后还想着锻炼身体,总想着多活几年。”

恢复重建后,如今的“七七组”青砖灰瓦,蓝顶白墙,独具民族特色的新农村已基本建成,恢复重建给村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5户村民率先尝试开办了农家乐,当上了小老板,收入比起以前大大提高了。永平镇芒费村七七组村民鲍太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年种植业收入7万多,农家乐收入11万多,两项相加毛收入就18、9万。

一直以来,七七组的村民们都是依靠种甘蔗、烤烟、玉米等生活,不少村民干脆外出打工。从土基房到砖瓦房,从土碗土盆到电视、冰箱、洗衣机,七七组步入文明、开放、融合的现代新生活。如今,依托恢复重建起的优美村庄、完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村民现成的果园菜地,乡村旅游呈现一派生机。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针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小散弱和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瓶颈,景谷县近年来加快推进、深入实施一系列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专项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生态、人文、产业、战略等优势,坚持以打好“五网”建设、精准脱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等为支撑,认真落实各项发展措施,持续强化政策和资金供给,以精准务实的“组合拳”,助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搬出大山日子甜

景谷县威远镇公榔村麻粟树村民小组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9公里,距离县城18公里,海拔1400米。全组长住人口19户49人,是直过民族(拉祜族)居住地。因贫困群众生活在半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产资料匮乏,长远发展极为困难,是威远镇比较贫困的村组之一,且属地质灾害隐患点。依据相关政策,威远镇党委政府决定将麻粟树村民小组贫困群众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麻栗树集中安置点隶属于威远镇公榔村芒洋村民小组,距离县城7公里,距离镇政府驻地6.5公里,靠近景谷林产工业园区,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集中安置点分别安置公榔村麻栗树和井水河2个村民小组搬迁群众,共安置34户103人,其中安置麻栗树小组群众19户49人,安置井水河小组群众15户54人;建档立卡户22户57人,同步搬迁户12户47人。

近日,威远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公榔村麻栗树组贫困户在喜庆的鞭炮声中搬进了新家。
  “我们搬过来,电和自来水都通了,进城和帮工也近了,日子好起来,像做梦一样。”安置点的刀兴艳坐在自家的门口一个劲地感慨。

走进贫困户叶保良家,宽敞明亮的客厅,客厅里摆放着干净整洁的沙发、茶几及桌椅等,墙上挂着彩电,卧室里摆放了床和衣柜等。他说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家三口告别了木头房,又开启了新生活由衷感谢。
  同是移民的叶保成说。针对移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的实际,该县积极组织移民开展多次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劳动技能等方面培训,进一步增强安置点发展生产、民主管理、互帮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地政府积极想办法找思路,坚持“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力度,克服“等、靠、要”思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真正实现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CopyRight www.puernews.com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普洱市委宣传部 中共普洱市委统战部 普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