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普洱发布微博普洱发布抖音号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号直播频道普洱日报数字报

时政 党建 社会 产经 文化 民族 视觉 专题 精读 热点 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读普洱
 

新华网|云南省普洱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普洱画卷徐徐展开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  时间:2019/8/16 16:48:22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普洱发展最快最好和整体性、协调性显著增强的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基础设施、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很多方面,普洱都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人民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安全感更踏实,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全面提升,普洱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访谈嘉宾:普洱市委书记卫星

精 彩 观 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全面打响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三大会战”,呈现出了高颜值与高质量相得益彰,绿起来与富起来齐头并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快速发展。十八大以来,全市GDP年均增长10.2%,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和11.4%。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二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的市情即将被彻底改写。普洱是云南脱贫攻坚主战场,10个区县中有9个县是贫困县。十八大以来,累计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44.3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0.4%下降到8.12%。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出成效显著、脱贫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等特点。2018年全市脱贫攻县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西盟县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其中,脱贫工作委员会、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等将脱贫对象变为扶贫力量等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云南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普洱围绕建设国际次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构建公路、航空、铁路互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把普洱建设成为云南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公路方面,普洱规划建设的高速路有14条,目前在建的有6条,今年年底启动建设的有3条,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和投资均居全省第一。到“十三五”末,在建和通车高速公路里程将达1100公里、投资超过1400亿元,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成从市中心到各县城“2.5小时的交通时空圈”。航空方面,普洱将全方位打造连通世界的空中走廊,建成思茅和景迈2个支线机场,成为全省4个拥有“一市二场”的州市之一。其中,思茅机场迁建并建成口岸机场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景东支线机场列入国家“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5个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铁路方面,加快构建连接泛亚铁路东、中、西线的区域性铁路网,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铁路有7条,贯穿普洱的泛亚铁路中线将于2021年建成运营。再过三到五年,普洱将成为云南南部综合交通枢纽,物流和招商成本将大大降低,开放程度和市场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四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普洱画卷徐徐展开。普洱是国家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初步建成了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绿色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好生态换来好生活、好环境支撑好发展”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普洱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7430亿元,居全省第一。全省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8个县(区)中,普洱占了4个。二是绿色发展走在前列。普洱在全国率先开展GEP核算,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设立全国首支绿色经济发展基金,绿色GDP占比达94%以上。三是绿色产业提质增效。建成运营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获有机认证企业和证书数稳居全省第一,其中有机茶认证企业和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普洱茶品牌多次荣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首,普洱咖啡荣获“中国农业区域品牌10强”。另外,建成4个4A级景区,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普洱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获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标杆城市等称号,景迈山古茶林还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五是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越做越精彩。普洱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加速向开放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转变。普洱有国家一类口岸两个,二类口岸一个,孟连口岸进出口货值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澜湄合作论坛、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民族团结进步论坛和三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等活动,倡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共建生态带、产业带、交通带;在普洱学院加挂“南亚东南亚国际学院”牌子,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人数达305人;开通2条到老挝和缅甸的远程医疗。2018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幅居全省第一,荣获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称号。

六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安全感更踏实。普洱坚持把70%以上的公共财力投入到民生领域,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十八大以来,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546元增加到29088元,年均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435元增加到10386元,年均增长11.4%。另外,普洱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为云南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建制市。县级医院全部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标准,行政村卫生室建设率、覆盖率达100%。

七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普洱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向市委全委会述职制度,县(区)各常委到市里对应部门垂直述职,并通报名次排位,形成用指标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业绩说话的导向。普洱在全省率先推行电视问政,300多名领导干部直面媒体、直面群众、直面问题,公开承诺践诺,法律监督、党内监督到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日益完善和健全。 

普洱要推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从试验走向示范,奋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是第一政绩”的理念,保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定力。普洱要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带血、污染、低效益的GDP,用好生态优势、做好生态文章、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生态财政、改善生态民生,推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从试验走向示范,探索走出一条追赶跨越、绿色崛起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首先,“先保护”这个理念是深入人心的,比如实施生态移民为环境保护让路。市财政投入3亿多元资金,把8000多人迁出生态功能区,整合资金46.3亿元,实施8万多人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的共赢局面。

其次是变“开矿”为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过去普洱卖矿,而现在是把矿全部按国家标准来检查,达到国家标准的保留,没有达到的先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就封矿,比如景迈山是古茶林,地下埋藏着储量达22亿吨的铁矿。普洱拒绝了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开发的意向,并通过人大立法禁止开发景迈山铁矿,此外,为了保护古茶林和生态,普洱还推动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是在绿色发展中,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综合效益。普洱推广林菜、林药、林菌、林畜、林下旅游等模式,做好山的文章,念好山字经,向山要生态、要产业、要效益。2018年,普洱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达511.6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3.5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36.7%。其中,普洱的林下三七种植推广已到8000多亩,接近1万亩,亩均产值达10万元左右。

另外一方面是将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普洱率先在全国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TEEB)评估,把生态优势用数据化、货币化手段显露出来,经核算评估普洱市2015年TEEB为7429.87亿元,绿色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的后劲也很强。同时,普洱还实施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和绿色经济考评办法。普洱编制发布了绿色农业、交通、能源、建筑等31个重点产业和行业的绿色评价规范及技术标准,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计划。 

普洱努力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上走在全省前列,如今,绿色有机、健康养生农产品已成为普洱的代名词。

一是抓标准。普洱大力推进茶叶、咖啡等绿色产业标准化建设,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标准体系。比如,在生产基地标准化上,普洱累计投资4亿元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全市取得有机认证和进入转换期茶园达31万亩。在生产加工标准化上,普洱把农残检测项目从国家标准的48项增加到108项,产品用二维码一扫,就能了解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行业管理标准化上,制定茶叶企业绿色标准、绿色茶叶初制厂、普洱茶贮存技术等规范,严格市场准入。

二是抓品牌。普洱开展了普洱茶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引导企业在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普洱”公用品牌logo和文字,全市获准使用普洱茶专用标志企业占全省的90%;大力推进有机认证,现在有机茶认证企业达95家,认证证书达100多张,在全国居第一;发展企业诚信联盟,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价格从联盟组建前的每公斤400元增加到1200元。

三是抓融资。普洱成立了普洱茶投资集团,组建普洱新华国茶有限公司,设立22亿元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和8亿元普洱茶发展基金。1家企业在主板上市,5家企业挂牌“新三板”,4家企业入围上市“金种子”备选企业名单,入围数居全省第3位。同时,普洱设立了普洱市融资担保公司,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渠道进行投融资,目前交易总价达23.3亿元。

第四是抓庄园。庄园有基地、有加工、有生产、有展示、有文化旅游景区,它是一个产业链闭合的一个小产业高地,全市规划建设茶庄园38户,有7座茶园荣获“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秀美茶园”,还有几个茶园被评为“中国最美茶园”。

第五是抓整合。普洱培育了规模以上茶企20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1000多户;引进雀巢、星巴克等国际知名咖啡企业,打造了一批本土咖啡企业。在企业中推广“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如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发展有机茶园近1万亩,带动周边13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普洱还加快推进思茅普洱茶小镇、景迈山普洱古树茶特色小镇、普洱茶博物馆等项目建设,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第六是抓“互联网+”。在机构改革中,普洱市专门成立了数字经济局,率先在全省建成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大数据产业园。此外,还建成运营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和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通过“互联网+”搭建了一个数字平台,实现交易。 

普洱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第一的民生工程和最佳的发展机遇,全面加快脱贫摘帽步伐。

脱贫攻坚是现在最大的政治任务,普洱要以脱贫攻坚为抓手来统领整个普洱经济社会的发展,尽快把贫困的帽子摘掉。普洱在全市推广“脱贫工作委员会”,即在村小组两委的领导下,把群众组织起来,设一些产业委员,覆盖到老百姓,把“脱贫对象”变成了“扶贫力量”,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把整个群众的内生动力调动起来。

其次是“宾弄赛嗨”团结互助,就是一个家庭帮一个家庭、一个村组帮一个村组、一个民族帮一个民族。目前全市一个乡镇帮一个乡镇、一个村挂钩一个村的帮扶工作已经铺开。

第三是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让“懒汉”变“好汉”。普洱各个县都有培训中心,学技能、学和人的交往、学文化,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把“等靠要”的思想变成我要走出去,走出大山、走出封闭、发展生产、找准市场,如今很好的劲头已经呈现出来。

另外,普洱的脱贫攻坚中,很可喜的就是科技扶贫和文化扶贫,普洱紧紧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的机遇,累计建成院士及专家工作站29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8个,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农户脱贫致富;而文化扶贫是把拉祜族、佤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子打造成景点景区,线路开通后,一个小山村年收入有600多万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现在文化传承下来,丰富了大家的生活,文化产业发展起来也变成了创收。其中,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就是一个文化扶贫、快乐脱贫的典型。

本文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 普洱市市场监管局评查行政执法案... 下一篇: 和平镇:用“金山银山”换“真金...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日报社
普洱新闻网投稿邮箱: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18 报纸出版许可证:滇第008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